世鼎

aboutus

安全课堂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安全课堂 » 科普知识|失...

科普知识|失温时,一碗热水即可丧命 !这份急救指南必须看 ,关键时刻能保命!

日期:2021-05-29 09:28:09 浏览量:1942

        2021黄河石林百公里赛事的惨烈 ,相信很多跑友 ,对于安全回家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挑战大自然,恶劣的环境,对于我们完成高强度的比赛影响太大了 。

        今天 ,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失温。

        或许会有人觉得,这都五月了,夏天了,失温离我们很远 ,那是冬天才会发生的状况。可是 ,往往就是我们掉以轻心的时候 ,恶劣环境导致的失温,就在悄悄的威胁着我们的生命。

        了解失温常识,做好防范准备,应急措施得当,就能让我们的户外安全多一份保障。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位拥有丰富野外运动经验大神“棉袄”的分享。

以下转自“棉袄”分享原文 :

        先说失温的原因 :失温就是人产的热没散热快嘛 ,原理和大白话一样。超简单。但是什么条件会导致失温呢 ?一般来说0到10度最易失温,补充:0到10度的阴雨大风天 ,这种天气太险恶了,真的很危险 。比零下十几二十度危险多了 ,因为水的导热是普通衣物导热速度的25到30倍 ,你出汗了,你的内衣排汗效果欠佳,你的中间层虽然很好是透气最佳的国产抓绒,但你有个硬壳或者雨衣 。硬壳表面的荷叶膜一失效,那么就会被雨水打湿。织物中间的防水透气膜,就只剩防水了,透气没了。这时你的硬壳内侧会积累体表散出的水汽,直到防水透气膜浸透,好了 ,水已经将你从里到外联通了,你已经获得失温的全部条件,雨衣呢?雨衣还不如硬壳,雨衣是完全不透气的。至于会不会失温  ,另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是风,风力每增加一级体感温度降低2度左右,极致会降5到6度 ,体感温度的意思是指人体流失热量的速度。和真实温度有关,但不同。大风天体感温度远低于真实温度 ,无风阳光强烈或者高温湿热时体感温度远高于实际温度。



人体失温分以下几个阶段 :

        一级:轻度失温:33-37°C,颤抖、心律升高、排尿变多、呼吸频次升高、肌肉不协调 、蹒跚、行为异常 。

        二级:中度失温:29-33°C,恍惚、颤抖减少甚至消失、虚弱、思维麻木 、智商降低、口齿不清、记忆障碍、视觉障碍、心律不齐 、瞳孔放大。

        三级:严重失温:22-29°C,昏迷、神经反射消失(对疼痛没有反应) 、呼吸频率和心律极低 、低血压、可能出现心室纤颤、患者无法自主调节体温 。

        四级:致命阶段:低于22°C,肌肉僵硬,很少能觉察到心跳或者呼吸 、很容易出现心室纤颤然后真正死亡。



        你在雨中赶往下个CP点,你在哆嗦,你浑身冰凉 。你一边给自己打气一边诅咒着什么鬼天气。这时候,你可能已经一级失温了。一级失温后期 ,你将会想要撒尿,这一撒尿 ,就停不下来 。很快就又要尿。为啥?因为人体在自我保护啊 ,温度太低,就要收回富含糖分以及很多分子伴侣以及氧气温度的血液,可是血液从体表、肌肉、四肢全收回大脑以及内脏是不可能的,液体太多憋不进去。这时候就要排尿 ,如果你们遇见不停想尿,一定要警醒自己已经一级失温后期了  ,这是自救的最后时段 。立即互换同伴,撑起一个庇护所,比如那种天幕A塔的庇护所,这样可以避免风寒。


        换掉湿透的衣服。喝热水。如果你还没有尿四五次的话,喝热水。呼唤同伴 ,天幕A塔可以最快速搭建。如果你已经尿了四五次甚至更多 ,千万别喝热水啊,会死人 !


        尿了四五次以上其实已经二级失温了,二级失温的人,智商严重下降,特征超明显。他会掉队,一则失温导致体力衰竭,二则他不停尿尿啊,铁定掉队。如果队伍比较照顾队友,就会发现这人不停要求别人先走,特别是女孩 ,要避人呐 。二级失温后期的人形如游魂,他已经不尿了,因为血液已完成收缩进身体内核这一过程。此时,是队友拯救他的最后时刻。他没了智商基本对你的问话没有什么应答,即便回答了也驴唇不对马嘴。肌肉皮肤的缺血缺氧,导致他神经末梢也出毛病。这个时候的他已经丧失颤抖的能力 ,要知道冷的时候痉挛,是产热过程 ,这一过程还不能抵抗温度迅速丧失 ,那么终会停止颤抖,有些人的神经感受错乱,会产生虚假燥热感 ,他没能力进行逻辑思维,明明每个人都冷的哆嗦,他却默默开始脱衣服,甚至裸奔。

        以上非正常现象发生,队友一定要停下来救他,如何救?人工复温。搭建庇护所或者帐篷 ,塞他进睡袋 。用热水外包毛巾暖脖子两侧和腋下还有两腿中间 ,两腿中间热水袋或者暖宝宝多包几层啊... ...绝对不允许给二级或者介于二三级之间的人喝热水,再说一次啊。只有一级失温的人能喝热水,因为热水会迅速升高内脏温度,增加组织液体积 ,这样血液会迅速回到四肢导致严重低血压。不知多少二级失温是捧着保温杯喝死的... ...更不许搓病人四肢……这个死的更快。

        可了劲搓会导致四肢残余冷血迅速回流,心脏骤停。暖水袋或暖宝宝,然后睡袋,然后包扎好 。三级失温理论上救不回一个好好的人,因为此时他心率已经很低,大脑会在数小时内严重缺氧 ,比高原还缺氧 ,即便挺到医院,救回来很可能是傻子。至于四级失温的症状前面说过了,人体彻底冬眠 ,心率只有一到二,呼吸近乎停滞,人体自我拯救的最无奈方式,这种人,你不管他 ,他也能用这个方式活十几个小时。至于抬下山到医院 ,就是尽人道了。

        说了这么多,失温的原理我们知道了 ,那当我们遇见同伴出现失温情况,具体该怎么施救呢?以下是转自《雪线之上》的一份失温急救指南。



第一步:安全转移


        在众多失温遇难案例中 ,遇难者都是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中引发失温。

        当你的队友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失温症状,救援的第一步是将他转移到安全地带 。而错误的做法是继续暴露在风雪之中。

        错误做法 :继续暴露——在队友出现失温症状时对其不管不顾,或者直接在垭口、山顶等暴露地带进行救援,风雪环境中的患者会加剧失温。



        正确做法:转移或扎营——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将患者转移至避风处,躲在岩石等遮挡物后方。必要时搭建帐篷进行救援。


        在转移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患者轻放平移,失温下的人体十分脆弱。

        安全转移到避风处是失温救援的第一步,接下来 ,第二步你要做的是尽可能阻止患者的体温流失。



第二步:冷面隔离


        患者被安全转移到避风处后,冰冷的地面仍然会继续蚕食宝贵的热量,此时救援队第二步是将人体与地面隔绝开来。

        错误做法:接触地面——如果让患者直接躺在地上 ,或者帐内没有铺设睡垫,地面会像一只贪婪的手 ,将患者仅存的热量一点点拽走。

        传导是身体热量流失的途径之一 。如果任由患者直接躺在湿冷地面,热量就会传导向地面,体温会进一步降低 。


        正确做法:隔绝地面——在转移患者之时,救助人要迅速使用睡垫将患者与地面隔绝,防止患者的核心体温继续流失因为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导到低温物体 。对于患者而言,热量会从身体流失到冰冷地面,睡垫的作用便是阻隔地面 ,减缓热量传导过程 。




第三步:干燥处理


        患者出现失温症状时,可能在风雪中已经徒步很久,内层衣物已经被濡湿;外部雨雪也会打湿衣物。救助者要尽快帮助患者更换衣物 ,保持患者身体干燥,减少由于衣物潮湿带来的热量流失。

        错误做法 :身着湿衣——如果任由被雨雪打湿的衣服贴在患者身上,身体会一直处于一个潮湿的小环境中 。衣物中的水分成为传热导体,同时水分的蒸发也会带走更多热量。


        正确做法:更换干衣,浸入睡袋——无论患者穿了多少层衣服 ,只要被浸湿 ,都应迅速将湿掉的衣服全部脱下,用织物擦干患者身体,换上干燥衣物,用睡袋或厚衣物将患者全身包裹。


        安全转移,减轻风寒效应;冷面隔离,减缓热量传导 ;干燥处理,阻止热量流失,失温救援是一场和“热量”的赛跑 ,做到前三点,已经减缓了热量的散失 。

        此时,如果患者还没有恢复,则需要通过第四步 ,给患者输入热量 ,让患者“慢慢回温” 。



第四步 :核心区域加温


        当患者失温严重时,会意识模糊 ,肌肉也不再颤抖,这也说明患者身体已经失去为身体供热的能力,此时将其放入再厚的保暖物中也无济于事 ,只能针对核心部位进行外部加温,对四肢进行加温是错误的。

        错误做法:搓手搓脚——一种常见的错误方法是搓手心脚心 。首先,摩擦在患者有冻伤的情况下会造成二次伤害;其次,四肢温度升高会导致冷血回流冲击心脏。

        严重失温的患者身体会进入一种自我保护状态 ,身体将温暖的血液集中在核心躯干,加热四肢会让冷血液加速回流到核心区 。


        正确做法 :核心区域加温——核心区域加温的方式可以是热水袋、发热贴,对患者脖子、腋窝 、腹股沟等核心区域进行加温。


        通过核心区域加温,患者的热量得到补充,与此同时,真正让患者身体恢复产热的方法是补充能量,让患者自己温暖自己 。



第五步 :能量注入


        人之所以会失温 ,便是身体的产热敌不过流失。而身体产热的源泉便是能量。失温严重的患者能量已经消耗殆尽,所以需要通过进食来补充,让身体尽快恢复供暖能力。但是 ,饮酒并不能补充能量 。

        错误做法:饮酒——让失温患者饮酒 ,是常见的错误做法。喝酒的确会有一种“暖和”的假象 ,但是随后会加快热量流失。

        酒精本身并不能给人体提供多少热量 ,而且它会造成血管的扩张,加快血液循环,由此加速了身体热量的散失 ,扩张的血管也会加速冷血回流到核心区域。


        正确做法:补充流质热食——失温救援的根本是身体恢复产热,所以为患者喂食一些流质状常温的高热量食物 ,如浓糖水、热巧克力等,让失温患者获得产热需要的能量,这里一定注意辨别前面提到的排尿问题。

        "户外比赛的终点不是完赛,而是安全回家。"


来源丨法医在线  

编辑丨周游 陈美静


       ┈┈┈┈┈┈┈┈┈┈┈┈┈┈┈┈┈┈┈┈┈┈┈┈┈┈┈┈┈┈┈┈┈┈┈┈┈┈┈┈┈┈┈┈┈┈┈┈┈┈┈┈┈┈┈┈┈┈┈┈┈┈┈┈┈┈┈┈┈┈┈┈┈┈┈┈┈┈┈┈┈┈┈┈┈┈┈┈┈

        爱备护践行爱护、保护、救护有备无患的企业法则 。带着感情播种爱心 ,带着责任干出实效 ,将专业的院前救护理念与先进的产品方案带入万千家庭和企业。配备急救包、急救箱 ,为您的生命护航 ;配备急救包 、急救箱,让生命多一分安全 。幸运留给有备之人,爱备“救”您的身边  。


      XML地图